智能电容器的使用注意事项
精度能达到0.5级,局放<5pC@14.4kV,介质损耗<0.1%,雷电冲击75kVAC,1.2/50μs,正负极性各 15 次。
高压电容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电子元件,其研发制作工艺发展至今已经非常成熟,其家族阵容也得到了较大地扩充。
其中,智能电容器在近些年来的应用范围得到了逐步的拓展,一些高1档住宅区以及商业建筑中都能见到这种新型的电子元件。
那么,在使用智能高压电容的过程中,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
作为高压电容的家族成员之一,其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其应用了先进的控制技术和完善的保护设计,且智能电容器具有模块化特点,传感器陶瓷电容器多少钱,体积更小,维护也更加方便。而智能电容器在应用时,也同样具备有普通高压电容的特性,因此,在使用的过程中,传感器陶瓷电容器,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需要特别注意其两较具有剩留残余电荷的特点,所以在维护时首先应设法将其电荷放尽,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。而在处理故障的智能电容器时,传感器陶瓷电容器公司,首先应拉开智能电容器组的断路器及其上下隔离开关,如采用熔断器保护,传感器陶瓷电容器型号,则应先取下熔丝管。此时智能电容器组虽已经过放电电阻自行放电,但仍会有部分残余电荷,所以还必须进行人工放电。放电时,要先将接地线的接地端与接地网固定好,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,直至无火花和放电声为止,最后将接地线固定好。
除此之外,在使用智能高压电容的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智能电容器如果有内部断线、熔丝熔断或引线接触不良时,其两较间还可能会有残余电荷,而在自动放电或人工放电时,这些残余电荷是不会被放掉的,如果没有采用绝缘措施,如带上绝缘手套等,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。另外,对采用串联接线方式的高压电容还应单独进行放电,以**人员和系统运行安全。
电容的应用
精度能达到0.5级,局放<5pC@14.4kV,介质损耗<0.1%,雷电冲击75kVAC,1.2/50μs,正负极性各 15 次。
1、标称电容量(CR):电容器产品标出的电容量值。
云母和陶瓷介质电容器的电容量较低(大约在5000pF以下);纸、塑料和一些陶瓷介质形式的电容量居中(大约在0005μF10μF);通常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较大。这是一个粗略的分类法。
2、类别温度范围:电容器设计所确定的能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,该范围取决于它相应类别的温度极限值,如上限类别温度、下限类别温度、额定温度(可以连续施加额定电压的较高环境温度)等。
电容器的基本功能
精度能达到0.5级,局放<5pC@14.4kV,介质损耗<0.1%,雷电冲击75kVAC,1.2/50μs,正负极性各 15 次。
电和放电是电容器的基本功能。
使电容器带电(储存电荷和电能)的过程称为充电。这时电容器的两个较板总是一个较板带正电,另一个较板带等量的负电。把电容器的一个较板接电源(如电池组)的正极,另一个较板接电源的负极,两个较板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。充电后电容器的两较板之间就有了电场,充电过程把从电源获得的电能储存在电容器中。
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(释放电荷和电能)的过程称为放电。例如,用一根导线把电容器的两较接通,两较上的电荷互相中和,电容器就会放出电荷和电能。放电后电容器的两较板之间的电场消失,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。
在一般的电子电路中,常用电容器来实现旁路、耦合、滤波、振荡、相移以及波形变换等,这些作用都是其充电和放电功能的演变。